别再催了,孩子要“慢慢来”,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知道!| 名家
↑ 点击上方“现代教育报”即可关注我们
文 / 王珏(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)
我急切地想看到花朵盛开时的美丽,却忽略了那成长过程中的风雨和彩虹。我总是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她,却忘了或许曾经的我也并不那么完美。
幸好,我终于懂得蹲下来陪着她慢慢成长……
作为一名知青子女,从小独立性就很强,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,我一直担任班长,品学兼优,获得了很多的奖项。
作为一名教师,我曾经教出过清华、北大的学生,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喜爱,屡次大赛获奖并获得了很多的荣誉。
这样的经历,让我从心底里自然地认为,孩子必定和我一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。
但,随着孩子步入了小学,我的心里产生了巨大落差。
当她拿回不是100分的卷子时,当老师的表扬中没有她时,我总会说:“为什么暖暖能拿100,你就不能!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全对,你就不能!妈妈小时候永远都是双百的,妈妈小时候学习从来不用人管的……”我努力地想树立一个榜样让她赶超。终于,孩子在期末考试每一科都得了满分。我很欣慰,觉得自己的教育成功了。
不久后,我参加了一个沟通技巧培训,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写出自己孩子的五个优点,我很快就写出了十多个——善良、尊重他人、有毅力、包容、诚实……
晚饭后,我与孩子聊天时,问她:“梓睿,能不能说出你的五个优点?”她想了半天说:“善良、尊敬师长。”然后就说不下去了,但她紧接着说:“不过我能说出我的五个缺点……”
女儿的回答说明她是不自信的,我觉得这太出乎意料了。从孩子两岁多,我就给她搭建各种展示的舞台,带她参加各种表演比赛。
六岁时,她参加全国首届京剧大赛就获得了国家级铜奖,面对央视主持人的问话也落落大方,怎么上学后突然变得这样没有自信了呢?
在一番深刻地反思后,我发现自己总是用命令式的话语和孩子对话。
比如:当我提出建议她不接纳后,我会说“那你随便吧”;看到她做一件事做得不完美时,我会指挥她“你应该先……后……”
这种话语一方面会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和抵触情绪,另一方面会让孩子丧失自信。甚至有一次,女儿问我:“你为什么对其他小朋友就那么好?你为什么就批评我?”
是啊!我为什么对所有的学生都能那么的宽容、那么的有耐心,却对自己的孩子那么的苛刻呢?
于是,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。
当女儿考试没有拿到100分时,我会和她一起分析错误原因,并告诉她:“你不是一定要考100分,只要你努力了,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好!”
当老师公布听写表扬名单中没有她时,我会问:“你知道听写中的错误出在什么地方了吗?你需要妈妈帮你吗?”
当她没有当选为中队委时,我会告诉她:“你能当上小队长已经很棒了,说明有很多小朋友是喜欢你的!”
我也努力腾出更多的时间陪着她一起做手工做小报,在周末陪着她去逛各种博物馆。
渐渐地,自信又回到了孩子的脸上。
她不会再因为没考100分嚎啕大哭,而是告诉我,她已经知道错误的原因并且已经改正;放学后,她会高兴地告诉我作业已经写完,晚上邀请我和她一起英语配音打卡;周五她会告诉我,已经和小朋友商量好周日的博物馆之行,让我带她们一起去;每晚睡觉前,她会叠好自己的衣服;当我生病时,她会给我倒好喝药的热水、打好洗脚水;刻苦练习,女儿参加了天桥剧场的京剧公演,获得一千多名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原来,孩子真的可以做得很好,只是因为我太苛求、太急切了。我急切地想看到花朵盛开时的美丽,却忽略了那成长过程中的风雨和彩虹。
我总是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她,却忘了或许曾经的我也并不那么完美。幸好,我终于懂得蹲下来陪着她成长……
孩子,你慢慢来。你独一无二,你可以按自己的步伐去成长。
孩子,你慢慢来。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,成熟需要时间,妈妈会陪伴着你慢慢成长。
作者:王珏(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)
来源:现代教育报
图片:作者供图
编辑:现教君
推荐阅读
特级教师的忧虑:中国教育为何“越往后去,问题越大”?| 深度
寒门子弟到香港第一位女特首,两个儿子还是剑桥学霸,她的育儿经到底有何过人之处?